摘要:的判斷與循環(huán)今天主要介紹一下中的判斷與循環(huán)控制。本來之前寫的標題名字是的流程控制,但是想了想,流程控制又不僅限于條件判斷和循環(huán)的控制。根據(jù)各分支的條件判斷來決定對應的執(zhí)行操作。例如當時退出循環(huán)四關鍵字,其作用是提前退出當層循環(huán)。
Python的判斷與循環(huán)
今天主要介紹一下Python中的if判斷與循環(huán)控制。
本來之前寫的標題名字是“Python的流程控制”,但是想了想,流程控制又不僅限于條件判斷和循環(huán)的控制。所以老實改了...aha
1、語法形式
if 的條件判斷語法形式如下所示。根據(jù)各分支的條件判斷來決定對應的執(zhí)行操作。
if <條件判斷-1>: <操作-1> elif <條件判斷-2>: <操作-2> elif <條件判斷-3>: <操作-3> else: <操作-4>
if分支:若 <條件判斷-1> 判斷為真,則轉入執(zhí)行 <操作-1>,否則轉入elif語句處;
elif:即“else if”的縮寫。elif語句可以存在,也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當進入該分支時,若判斷 <條件判斷-2> 為真,則執(zhí)行 <操作-2>,否則轉入下一個elif語句或者else語句。
else:當以上所有if和elif分支走完后,如果均判斷為false,則最后進入else分支,執(zhí)行<操作-4>。
例如:value = x if x 2、一種特殊形式 之前在介紹數(shù)據(jù)類型時,有介紹到這部分,所以簡單做個總結吧! 該循環(huán)語句,x作為臨時變量,依次把可迭代對象(string、list、tuple等)中的每個元素迭代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list數(shù)據(jù)類型x中存在不同類型的元素時,如何讀取打印出各元素? 【補充】知識點啊~ ~ ~ 其實是自己突然想起的 ^_^
enumerate()
sorted( ) 語法形式: 解析:只要條件 例如: break關鍵字,其作用是提前退出當層循環(huán)。 當<判斷-1>為真時,執(zhí)行break語句,退出循環(huán)。 continue關鍵字,其作用是在循環(huán)過程中,可以通過continue語句,立即跳過此次循環(huán),回到循環(huán)的頂端,直接開始下一次的循環(huán)。
if判斷還有一種特殊形式。如下所示。
其根據(jù)判斷x的值來決定是否執(zhí)行。其中,當x為非零數(shù)值、非空字符串、非空list等時,就判斷為True,則轉入執(zhí)行if x :
二、for 循環(huán)
如下:for x in 可迭代序列:
the_count = [1,2,3,4,5] # %d
fruits = ["apples","oranges","pears","apricots"] # %s
change = [1,"pennies",2,"dimes",3,"quarters"] # mixed list:%r
for number in the_count:
print("this is count %d " % number)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a fruit of type : %s " % fruit)
# mixed lists : notice we have to use %r since we don"t know what"s in it
for i in change: # %r
print("i got %r " % i)
將序列的索引和值取出。直接上例子說明吧~>>> l = ["a","b","c"]
>>> for ind ,val in enumerate(l):
print("%d %s" %(ind,val))
...
0 a
1 b
2 c
形式:sorted([序列],key=函數(shù),reverse=True or False)
解析:接收一個序列,對其進行排序。也可以根據(jù)指定的key形式進行排序。參數(shù)reverse為方向排序,True時生效。
例如:# 對list進行排序。
>>> sorted([36,5,-12,9,-21])
[-21, -12, 5, 9, 36]
# 高階函數(shù)
# 可以接收一個key函數(shù)來實現(xiàn)自定義的排序,例如,按照絕對值大小排序:
>>> sorted([36,5,-12,9,-21],key=abs)
[5, 9, -12, -21, 36]
# 對字符串進行排序,默認情況下是按照首字母的ASCII的大小進行排序。
>>> sorted( ["bob","about","Zoo","Credit"] )
["Credit", "Zoo", "about", "bob"]
# 忽略大小寫的排序:(全部換成小寫)
>>> sorted( ["bob","about","Zoo","Credit"] ,key=str.lower)
["about", "bob", "Credit", "Zoo"]
# 忽略大小寫,且進行方向排序:
>>> sorted( ["bob","about","Zoo","Credit"] ,key=str.lower,reverse= True)
["Zoo", "Credit", "bob", "about"]
三、while 循環(huán)
while
i = 0
numbers = []
while i < 6 :
print("at the top i is %d " % i)
numbers.append(i)
i = i + 1
print("numbers now : ",numbers)
print("at the bottom i is %d " %i)
# 當i=6時 退出循環(huán)
print("the numbers: ")
四、break
例如:while x<10 :
if <判斷-1>: #例如 x==3
break
x + = 1
例如:while x<10 :
if <判斷-1>: #例如 x==3
break
print(x)
x + = 1
? thanks for watching, keep on updating...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guī)行為,您可以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m.hztianpu.com/yun/42327.html
摘要:普通可迭代對象只有魔術方法,而不像迭代器一樣擁有魔術方法,這意味著它無法實現(xiàn)自遍歷過程,同時在經過循環(huán)的它遍歷后,也不會破壞原有的結構。這兩個是我創(chuàng)造的概念,詳見進階迭代器與迭代器切片。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9621809); 本文原創(chuàng)并首發(fā)于公眾號【Python貓】,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原文地址:...
摘要:判斷與循環(huán)語句上一篇文章運算符比較邏輯運算符下一篇文章字符串處理我成年了長壽寶寶 python判斷與循環(huán)語句 上一篇文章:Python運算符、比較、邏輯運算符下一篇文章:python字符串處理 1、if、elif、else age=17 if age>=18 and age100: print(長壽寶寶
摘要:在定義函數(shù)時給定的名稱稱作形參,在調用函數(shù)時你所提供給函數(shù)的值稱作實參。調用函數(shù)要調用一個函數(shù),需要知道函數(shù)的名稱和參數(shù)。默認參數(shù)值可以有效幫助解決這一情況。是默認參數(shù)定義默認參數(shù)要牢記一點默認參數(shù)必須指向不變對象。 關于數(shù)據(jù)科學在做什么,我們已經在前兩篇文章中進行了總結,即專題概述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要進行數(shù)據(jù)科學的探索,需要一個好工具,就是Python。從本篇開始,將總結學習Pyth...
閱讀 2252·2021-11-24 09:38
閱讀 3334·2021-11-08 13:27
閱讀 3153·2021-09-10 10:51
閱讀 3276·2019-08-29 12:20
閱讀 730·2019-08-28 18:28
閱讀 3519·2019-08-26 11:53
閱讀 2778·2019-08-26 11:46
閱讀 1588·2019-08-26 10:56